logo
  • 加载中...
四磨汤的故事
字体:    

四磨汤,属中医的理气剂,功能破滞降逆,补气扶正。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四磨汤行气而不耗气,有邪正兼顾之妙。用法采纳浓磨温服,则力专效速,故方以四磨汤命名。当代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气滞兼有气逆者。

四磨汤的故事

由来

相传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8年),晋王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喜添三儿子赵德昌(后来的宋祯宗)。小五子生得乖巧智慧,招人喜好,唯有一样让晋王爷不安:小德昌的肚子一向欠好,常常腹泻、腹胀、胃口也差。

临时间,附近“名医”闻讯纷纷前来献方治病,但小德昌的病情仍无起色。一天,一银须老翁一声不响拨开人群,揭榜直奔王府而去。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只见老翁从他那葫芦中掏出四包药,交御医户用钵水磨后煎煮半个时辰,让小德昌喝下。约莫两个时辰,小德昌放了一个长屁,又拉了一泡尿。过了一下子就叫着要吃点东西。连服三日后,小王子饮食正常,身体渐渐恢复,晋王大悦。

本来,老翁姓游名连俊,字长卿,湖南衡山人。此药名叫四磨汤,因由木香、枳壳、槟榔、乌药等四味药用水磨服而得名。系游翁祖传秘方。婴幼儿行气导滞、调和肠胃十分灵验,久服无碍。晋王见游翁精通医道,就劝期留在王府潜心研究医道。“四磨汤”自此成为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

游翁告老还乡,回到湖南衡山(今衡阳)开了一间药铺济世救民,传授医道。因为“四磨汤”的疗效明显,本地老黎民纷纷前来购买,给婴幼儿服用,以调和肠胃,治疗乳食内滞,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四磨汤的美名很快由城镇传至农村,沿湘江流域传遍湖南、湖北……久而久之,逐步就形成了如许一个传统风俗,婴儿出生一周后,岂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如许,孩子发展过程中,一样平常不会再闹肚子,肠胃分外好。这个风俗已相沿1000多年。

“四磨”是指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的方法。因为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又恐芳香气味闲逸,而影响治疗结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

药理作用

四磨汤对小鼠胃肠活动的影响并与胃肠道促动力剂莫沙比利进行比力。以胃肠内标志物葡聚糖蓝22000在胃内色素相对残留量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观察各尝试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成果四磨汤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及肠推进活动均起到显明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胃排空作用较莫沙比利弱,而对肠推进活动的促进作用与莫沙比利比拟则无明显性差别。结论表现四磨汤具有加快胃排空及促进肠蠕动作用。




  • 时间:【2024年08月03日】   作者:【系统   内容来源:【互联网】    (内容不显示点这刷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非本站原创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
    请点击这里 举报


    上一篇:施琅与镇山石的故事
    下一篇:填仓节的传说

    相关视频内容推荐

  • 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四磨汤的故事]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视频推荐
    古籍推荐